2022年5月6日,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粮农组织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数字农业焦点组(ITU&FAO FG-AI4A)首批提案准备和中国对口组筹备会议在京召开,超星智能有幸参加此次活动,了解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在全球农业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农业的发展动向、相关数据等关键信息。
此次会议议程主要分为三步,采用线上视频的方式,聚焦中国对口组的组织架构、首批提案等工作内容。
第一,ITU&FAO FG-AI4A第一副主席、车联(TIAA)秘书长庞春霖向全体参会代表介绍了中国对口组的机构设置、负责人选、工作职责、组织分工等内容,与会专家通过了相关内容草案。超星智能担任法规工作组(WG-ELR)的副主席单位。
第二,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兰玉彬教授主持首批中国提案审核工作,山东理工大学、中联农机、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的专家具体介绍了提案内容。
第三,参会专家基于提案内容以及FG-AI4A工作内容展开交流,对提案格式、内容结构、具体安排、注意事项等提出建议。5月9日-10日,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粮农组织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数字农业焦点组第二次会议在线上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印度、埃及、日本、韩国、加拿大、瑞士、荷兰等国家和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等联合国机构的近百名代表和工作人员出席活动。超星智能作为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骨干参会单位,全程听取26个技术、候选人提案(中国提案为9个),深入了解生态无人农场的实践应用案例、AI智能收获机的技术性能和标准化需求等行业前沿信息。作为参会单位之一,超星智能始终积极参与ITU&FAO FG-AI4A中国对口组的相关活动,了解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农业关联的标准化概念、最新实践等,并基于中国农业特点和企业自身条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地应用到智能农业装备的研发、应用方面。比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国家目前存在大豆产量低以及进口率过高的问题,超星智能基于AI、IoT技术,结合中国农业本土现状和自身技术优势,将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农业需求充分融合,提出自动驾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方案,有效解决各种农业痛点、难点问题。
后续,超星智能将不断参与ITU&FAO FG-AI4A关于数字农业标准概念、最新提案的讨论,探索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支持中国成果的有效输出。争取以此为理论指导,研发高精尖的智能设备,促进粮食生产双丰收,助力精准、数字、智慧农业的长远发展,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效益。